新闻信息
新闻动态
讲座信息
金驼故事
媒体聚焦
新闻动态
“全球安全倡议下的中东非洲安全构建”暨第十届阿拉伯研究国际论坛在京召开
日期:2022-12-04 浏览次数: 字号:[ ]

2022年12月2日,“全球安全倡议下的中东非洲安全构建”暨第十届阿拉伯研究国际论坛在京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安全研究室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东学院、阿拉伯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程维出席会议并致辞。出席会议的嘉宾有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副所长王林聪,北二外中阿改革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中东问题前特使、驻沙特大使、驻埃及大使兼驻阿盟全权代表吴思科,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所安全研究室主任仝菲,社科院亚非所安全研究室副主任邓延庭,亚非所袁武副研究员、王洪一副研究员,亚非所张梦颖助理研究员、刘林智助理研究员,《国外社会科学》祝伟伟老师,我校中东学院院长侯宇翔、副院长魏启荣,政党外交学院副院长邢新宇,中东学院戴晓琦教授、肖凌教授、柳文佳博士、齐济博士、李桂群博士等二十位余专家学者。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程维为大会致辞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副所长王林聪为大会致辞

开幕式上,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副所长王林聪和北二外副院长程维为大会致辞。王所长指出,当前全球安全危机凸显,安全问题非常尖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方面的论述既是我们开展安全研究、加强安全学科建设的根本遵循,也是我们推动安全领域治理的行动指南。各国只有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合作才能够持久,安全才有保障。维护世界安全已经迫在眉睫,西亚和非洲地区是全球安全体系中最明显的短板,即将召开的中阿峰会,发展、合作、安全将成为关注的重点,我们今天的论坛是在峰会召开之前对地区安全形势态势的研判,是对如何推动安全治理、推进安全合作以及如何开展安全研究方面的一次深入探索。

程维副院长表示,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和历史之变,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中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长期以来,个别西方大国固守冷战思维,片面突出大国竞争,极力维护自身霸权,将全球安全治理政治化、工具化,对全球安全治理的投入和供给明显减少,致使全球安全治理供不应求,赤字加重。中东是世界上安全赤字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中东的和平安全、稳定发展是中国的期许所向和担当所系。因此,在全球安全倡议下,如何减轻中东安全赤字相关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讨。

会议现场

第一时段研讨中,吴思科大使、王林聪研究员、侯宇翔院长、仝菲主任作主旨发言。吴大使指出,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大小国家应该相互尊重,一律平等,我们要积极倡导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各国权利平等、规则平等、机会平等,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以协商代替胁迫,以共赢代替零和,共同抵制集团政治,共同反对阵营对抗。中国是全球安全的倡议者,更是践行者,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坚定地站在团结合作的一边,站在时代潮流的一边,站在绝大多数国家利益的一边,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王所长围绕中东地区推进落实全球安全倡议情况展开发言,他表示,破解中东地区安全困境首先是支持地区国家主导本地区的安全事务,反对外部势力的侵略和干涉;二是倡导通过对话协商和外交手段来解决中东地区的矛盾与冲突;三是大力推进中东地区发展,以发展促和平,实现中东地区的长治久安。侯院长以“中东安全新形势下沙特的内政外交”为切入点进行发言,对我国学界沙特研究图谱、沙特内政外交调整、新时期沙特在中东和世界的安全地位、沙特与中国关系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仝主任从“全球安全倡议与海湾地区安全局势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发言,阐释了海合会国家内政外交的新变化以及海湾地区安全局势的发展趋势。

第二时段研讨中,魏启荣教授分析了“全球安全倡议下的苏丹达尔富尔风险”,指出复杂的宗教、历史、种族、民族结构,石油资源争夺以及境外势力的博弈共同激化了该地区的安全问题。中国作为苏丹友好合作伙伴,一直致力于维护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邓延庭副主任的发言围绕“应对气候变化视野下非洲安全与发展”,阐释了非洲全球气候治理的特点及其与地区安全稳定的关系。袁武副研究员发言题目为“全球安全倡议:国际安全范式革命与非洲冲突管理”,从国际安全历史范式的发展、国际社会对于国际冲突的解决路径及范式的维度,分析了非洲地区冲突的新特点及全球安全倡议在解决非洲地区安全问题方面的意义。戴晓琦教授围绕“实践全球安全观的五大路径”进行发言,指出中东安全需要大国共同合作应对,系统性的安全问题需要综合全面的解决方案,而不是简单的军事再平衡,中东需要从内部完善自我造血机制,从而实现长治久安,而不是通过外部干预来实现暂时的和平。

第三时段研讨中,肖凌教授以“推动和平与合作,加快安全倡议落地”为题进行发言,指出中国与阿拉伯地区国家之间友好历史悠久,合作基础深厚,命运共同体建设走在前列,在进一步推动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安全倡议落实等方面有很多方向可以努力。王洪一副研究员的发言题目是“以乍得的世界观来看非洲的安全形势”,剖析了该地区自然环境、宗教构成、民族特点等多维因素交织下的非洲安全局势。邢新宇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难民政治化背景下的中东难民问题”,从中东地区如何进一步认识难民问题与外交的关系,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下中东难民问题与中国的应对策略两方面进行分析,阐释了中东地区难民及全球安全治理问题。刘林智博士对“伊朗在当前全球大变局下的安全需求及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全球安全倡议对中伊未来合作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复杂的国际和地区环境,如何推动中伊合作值得深入思考。柳文佳博士发言主题为“全球安全视角下的以色列阿拉伯人族群身份与国家认同”,她指出,以色列阿拉伯人的集体认同包含了以色列、巴勒斯坦、阿拉伯、伊斯兰四个要素,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以色列乃至周边地区的安全问题。张梦颖博士深入分析了“非洲粮食安全问题的特点、现状与应对”,她指出,作为全球粮食安全最为严重的地区,非洲的粮食安全问题不仅关乎非洲民众的生存权,也关乎中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关乎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从共同安全的角度来看,了解和认识非洲粮食安全问题的本质和现状,是更好助力非洲国家提升应对粮食安全挑战能力的有效手段。

“全球安全倡议下的中东非洲安全构建”暨第十届阿拉伯研究国际论坛圆满闭幕,与会专家学者就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及中东和非洲地区复杂的安全形势进行了深入地交流和研讨,为中东与非洲地区安全发展,进一步推进中国与中东和非洲地区友好交往贡献了学者智慧。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